本网讯(通讯员 姜沛)4月15日下午,国家优青、天津大学博导刘辉教授应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邀请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物理调控”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朱永胜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刘辉教授首先介绍了氢能是理想的绿色能源,贵金属Pt是一种有效的水电解制氢催化剂。但是Pt金属的稀缺和昂贵严重阻碍其广泛应用,亟待开发高性能非Pt金属催化剂。然后介绍了短脉宽(纳...
报告题目:DesignxAI 人工智能赋能设计教育改革报告人:张光帅教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报告时间:2024年4月19日(周五)下午2:30-5:30报告地点:科技楼三楼报告厅报告简介:AIGC发展概述;传统民艺xAIGC课程设置;AIGC校企合作;DESIGNxAI展览及推广;AIGC产学研共同体;AIGC 创作系列艺术作品分享报告人简介:张光帅,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媒体艺术家。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设计研究中...
本网讯(秦怡/文 陈晓阳/图)应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邀请,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周天丰教授于4月12日来校作了题目为《微纳光学器件模压制造技术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刘伟主持,学院党委书记马世榜以及学院部分师生参加。周天丰教授介绍了微纳光学器件模压制造的基本原理,以及自己团队在该领域内的创新性成果,包括所提出的纳米精度刀具定位技术、多频域振动切削加工技术、微纳切削-...
本网讯(通讯员 叶萌 王星宇)4月11日下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刘玉堂教授与湖北大学吴成国教授,应邀到我校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历史学院院长高二旺主持。刘玉堂教授以《追寻楚脉》为题,对“楚文化”和“楚脉”进行了论讲。他将“楚脉”归纳为六大脉络,即“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一鸣惊人”的创新意识、“上善若水”的和谐理念、“九死未悔”的爱国情结、“一诺千金”的诚信品格。刘玉堂教授结合生...
报告题目: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物理调控报告人:刘辉教授(天津大学)报告时间:2024年4月15日(星期一)15:30-17:00报告地点:科技楼533会议室报告简介:报告围绕激光可控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和结构的主题,深入研究短脉宽(纳秒)激光与材料在液相中的作用机制,构建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和结构。报告人简介:刘辉,天津大学教授,博导。自2013年工作至今,一直围绕激光可控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和结构的主题,深入研究短脉宽(纳...
报告题目:微纳光学器件模压制造技术及应用报告人:周天丰 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4月12日(周五)下午15:30-16:30报告地点:实训楼4203报告厅报告人简介:周天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立青年学者,先进加工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副主任,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市杰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超精密加工、微纳加工、模具制造、模压成形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青年973...
为帮助从事人工湿地技术的相关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人工湿地技术和最新研究进展,提升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水平,优化工程建设质量,搭建人工湿地技术交流平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领域的知名专家拟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区—河南南阳召开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人工湿地污染治理技术论坛。本次研讨会以“环境生态工程与污染控制”为主题,围绕湿地发展历程、湿地与污染治理、湿地碳足迹等议题进行研讨,为我国水源地湿...
3月29日下午,应我校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鑫恒研究员为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光/电催化电荷迁移和反应调控”的学术报告。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波、院长邱东方、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报告。报告会由院长邱东方主持。李鑫恒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电荷分离、迁移和反应的时空差异,并指出光催化的关键科学问题,然后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一维对称与不对称异质结及光催化制氢”、“二维...
报告题目:再生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与抗震关键技术报告人:王长青报告时间:2024年4月3日(周三)上午9:00-10:30报告地点:西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报告内容:开展了箍筋约束再生混凝土在高应变率往复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研究,分析了约束再生混凝土在动态往复荷载下的裂缝发展规律和破坏特征,根据约束短柱力学行为受箍筋约束条件(类型、间距、屈服强度、截面尺寸)的影响规律,首次提出了约束再生混凝土约束因子(CIF)模...
1报告会现场本网讯(通讯员 李丹 张飘)3月28日,应法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龚廷泰教授在科技楼三楼会议室为师生作题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认同与培育》的学术报告。法学院副院长赵溢鑫主持,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讲座中,龚廷泰教授界定了法治文化认同的内涵,充分阐释了法治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深刻剖析了培育法治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他认为,法治文化获得公民的普遍认同是一个过程,它沿着情感认同→理论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