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南阳晚报》:承载着梦想 收获着荣光

内容来源: 日期: 2018-12-03 00:00 浏览次数:

南阳晚报.jpg
  
南阳晚报.jpg
本报记者 王秀云 通讯员 张君明 郭立焕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精彩的文字,一本本烫金的荣誉证书,一个个沉甸甸的奖杯,印证着南阳师范学院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
  40年,在这悠悠岁月里,在这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南阳师范学院承载“立德树人”使命,为各行各业尤其是基础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40年,南阳师范学院虽风雨兼程,但收获满满:“全国文明单位”、“河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属本科高校行风评议第一名”、“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
  40年,南阳师范学院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办学层次上跨越式提升,正在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的路上阔步前进。

  ■优势特色学科屡获佳绩,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

  天道酬勤,硕果盈枝。
  “在备战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时,即使是酷热的六月天,同学们也毫无怨言地在没有空调的实验室打地铺,通宵奋战。”指导老师崔明月动情地告诉记者。2018年,在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中,通过激烈角逐,南阳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斩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2项,国家三等奖3项。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和优胜奖2项。
  南阳师范学院建筑信息模型中心的大学生们,在今年6月份的第四届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中,在高手如林的选手中,一举夺魁,获得特等奖。
  谈及这些可圈可点的佳绩,南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黄荣杰向记者娓娓道来,他说,近年来,学校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初步形成了以高层次专家为核心,以教授、博士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正是由于这些名师的精心培育,才涌现出英才辈出的可喜局面。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国际、国内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总冠军、全国工程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以及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在2018年年初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上,学校位列全国高校第114位,全省高校第4位,化学学科排名进入世界500强。

  ■以赛促学练就真功,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

  “器宇轩昂展英姿,意气风发载誉来。”记者在软件学院采访时,聆听着“2018年第11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奖选手们的真情告白。此次大赛刘海金、梁少龙、张琳同学的作品《智能君》摘取一等奖桂冠;赵高升、孙英杰同学的作品《在线教育》,杨豫玺、肖司琪、徐超同学的作品《工作》并列二等奖;周家正、唐琳琳、姚淑贤同学的作品《十二生肖》荣获三等奖。
  “我们不是整天窝在宿舍,看看电影,打打游戏,虚度年华的人。我们是一群拼搏奋进的时代青年。”周家正兴奋地告诉记者,“万事开头难呀,但我们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为了能给学校争得荣誉,他们三个人经常一起熬夜讨论,作品也被反反复复修改。可以说这些荣誉的背后,收获着一份奉献乐趣。
  以赛促学,通过实训练就真功。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2%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0%。学校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入选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之一、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高校之一。被《中国教育报》称誉为“给大学生一把就业的金钥匙”。
  南阳师范学院校长卢志文表示,学校之所以取得突出成绩,是因为学校探索“招生-培养-就业-创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率先在全国开展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是全国本科院校中首个国家级职业指导工作室建设试点单位。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教学平台。卧龙众创空间获批为国家众创空间,因此,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这些教育资源都助推了优秀人才培育进程。

  ■拓宽办学思路,连续3年名列全国新升本科院校第一

  多措并举,拓宽办学思路。
  开展对外交流,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意大利、芬兰、瑞典、马来西亚、韩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位居河南省师范类院校前列。成功获批为河南省汉文化国际推广基地,并当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
  积极开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形成互惠共赢的发展格局。学校成立4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承担校地合作国家级别项目14项、省部地厅级项目109项;“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立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随着人才引进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科研团队越来越强:近五年,该校获立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973计划等高层次项目10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0项,其中,获立国家级项目连续3年在全国600余所新升本科院校中名列第一。先后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奖等315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69项,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SSCI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47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近200部。

  ■发挥人才优势, 南水北调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最佳

  让学生接触社会,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是南阳师范学院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
  学校成立30多个专业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23000余人;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先后招募120多位博士、教授和1.1万名师生参与其中。其中,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博士团志愿服务队、绿色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十年如一日深入丹江口水库周边开展水土地质状况等的分析调研,对生态环保、和谐移民等进行研究。2017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南阳师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项目负责人赴京作了全国典型交流发言。“绿荫读书会”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志愿组织”并入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候选名单。“最美大学生”之一江雨佳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被评为“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矢志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多万人,在教育科学领域、政治经济领域、文化艺术领域等涌现出了一大批教育专家、管理专家、工程专家、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南阳晚报》电子版:http://epaper.01ny.cn/http_wb/html/2018-12/03/content_612892.htm
党委宣传部
20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