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聚焦党代会】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⑨|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学院:以“三色赋能”推动党代会精神落地生根

内容来源: 日期: 2025-05-26 10:30 浏览次数:

南阳师范学院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后,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学院党委迅速行动,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学校“更名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两大发展目标与服务南水北调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以学科攀峰守护大国水脉,以特色育人支撑国家战略,以“三色赋能”推动党代会精神落地生根,将学校党代会精神转化为“水院行动”。

红色赋能:“三大工程”强化高质量党建

强基固本工程: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学院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党支部”全国样板党支部为榜样,创新实施“党建+重大任务”模式,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计划,持续开展“护水渠首”主题党日活动,将支部建在中线水源区。

党员示范工程:汇聚科技报国磅礴力量。学院培育以河南省“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玉英教授为代表的党员示范带头人团队,牵头服务地方科技发展,加强合作和成果转化,筑牢科技报国战斗堡垒。

价值引领工程:深化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主基调,将南水北调精神和生态环保服务理念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立足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久久为功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以志愿服务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蓝色赋能:“三大突破”打造优势学科

科研平台突破:依托国家平台,服务国家战略。学院凭借“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流域生态安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优质平台,深度融入南水北调国家战略,全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以及产教研用深度融合,实现国家级项目、科研奖励的新突破,为申报更高水平科研平台筑牢根基。

硕博培养突破:锚定特色优势,推动学科建设。2025年,学院成功获批农业、资源与环境两个专业硕士点,实现硕士点建设重大突破。秉持服务国家生态安全战略的使命担当,锚定“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目标,持续发力硕士点建设,推动学术硕士和联合培养博士取得新进展,为学院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育人路径突破:融合多元要素,创新育人模式。学院将生态文明理念深度融入育人实践,引入生态保护前沿技术、热点问题及特色产业内容,携手区域知名企业,强化双导师队伍建设,鼓励学生深度参与科研项目、科创竞赛,通过多元路径打造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实现创新驱动的学科育人模式。

绿色赋能:“三大目标”强化人才培养

生态育人目标:培养厚植生态文明理念的接班人。学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南水北调后续高质量发展用人需求为目标,围绕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国家战略,开展生态育人模式改革,学院与南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共建“南水北调河湖长学院”“南水北调水权交易研究院”,以实际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价值引领。

专业育人目标:培养致力生态环保事业的守护人。近年来,多名学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西北大学等从事博士后研究,考研率、就业率稳居全校前列。学院将持续强化水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学三大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实践育人目标:培养倾心绿水青山建设的逐梦人。在已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项目和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的基础上,继续擦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品牌,在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科普、中线渠首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丰富实践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育人成效。

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学院将继续以“三色赋能”为引领,坚守教育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为实现学校“更名大学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两大发展目标,助力南水北调国家战略实施,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