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南阳师范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自1992年3月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现有离退休教职工500多名,其中党员60%多、干部教师超80%、军转人员占1/5,涵盖全国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自然社科艺术基金项目主持人和河南省优秀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带头人等优秀群体,是名副其实的“五老”骨干队伍。
把准工作定位,发挥组织、文化、机制、创新、特色、品牌优势
33年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在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厅关工委和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南阳师院关工委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定“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工作方针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工作定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植根中原大地,牢记发展第一要务,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以加强离退休教职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主线,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提升政治站位,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河南“十大战略”“两高四着力”出彩,融合传统优势与数智技术,探索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路径,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开创关工委工作新局面,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省直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省直‘畅谈’‘建言’活动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获评学校“‘三全育人’先进集体”,为学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做出突出贡献,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重要作用,走在全省高校前列。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领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正确方向
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关工委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学校关工委坚持党的领导,铭记关工委工作是党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重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殷切希望,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和河南省第九、十、十一次党代会以及学校第二、三、四次党代会精神,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切实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学校“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和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党代会和教代会重要议题,作为离退休职工工作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政治学习活动、党员活动日、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考核指标。突出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党员干部政治本领。
把好关工委工作“政治关”,营造风清气正生态环境。学校关工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好廉洁、守正、风清“三篇文章”,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中强化“四个意识”、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厚植担当情怀,在创新关工委工作实践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获评“2020-2021年度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门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离退休干部“礼赞辉煌成就·聚力更加出彩”优秀征文及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园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新闻宣传报道先进集体”、“‘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先进集体”和“为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进单位”。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关工委创新发展组织根基
整合工作力量,形成关工委“一办三团一组”组织机构和“五联”工作机制。学校印发《南阳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南阳师范学院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细则》,党委主动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关工委工作。学校关工委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层、骨干层、参与层”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学校党委副书记担任关工委主任,原校长任顾问,原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主任,原工会主席任副主任,委员由党政工团部门负责人担任,下设办公室和“三团一组”为日常工作机构,与离退休职工工作处合署办公,离退休职工工作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两名副处长和2名退休正处级干部任副主任。制定《关工委办公室工作职责》《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工作职责》《关工委秘书工作职责》,“理想信念报告团”、“文明督察团”、“夕阳红志愿服务团”和“教学督导组”均由“五老”骨干组成。组建离退休职工“三会一团”(即旅游协会、诗词协会、书画协会和老年合唱团)社团组织,延申关工委活动触角。健全关工委“五联”机制,党群部门为委员单位,建立由各学院党委书记为主任的二级关工委组织,实现工作联动、阵地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力量联合,提升服务建设能力,培育有凝聚力的阵地、有影响力的品牌。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丁全荣获“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多名工作人员获评“河南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实施“三基”“三层”工程,推进“党建带关建”。学校关工委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培训骨干人员,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关工委交流研讨,推进工作创新。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年中深入二级关工委督导检查,年末召开总结表彰会议,形成“有计划、有督查、有总结、有表彰”的“四有”工作模式,提高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将关工委建设成老有所为的重要舞台、老有所学的重要课堂、老同志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优化调整离退休职工党组织,及时换届选举,实现干部队伍新老交替,选出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扎实、奉献精神突出且相对年轻的退休党员补充到各支委,设置的9个离退休职工党支部支委平均年龄63.5岁,注入党建新鲜活力,激发“银发先锋”引领作用蓬勃生机。
实施“党建领航”行动,深化“达标创优”活动。学校关工委在离退休党员中开展以“亮身份、做示范、比贡献、展形象”为主题的“党员先锋”活动,关工委网站开设“党员风采”专栏,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激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支部书记参加全国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和河南干部网络学院专题学习,培养党支部书记带头人队伍。完成2022年度河南省党建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获评全省离退休干部“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优秀征文及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学校“疫情防控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2个党支部获评省级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0多名党员获评河南省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省市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丰富党日活动,锤炼坚定党性。学校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豫老有为”品牌建设,组织离退休党员开展“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党日活动,赴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豫西南地区革命斗争的起源地和指挥中心——唐河县开展“学回信精神 助改革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唐河革命纪念馆”,学习红军解放唐河和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鄂豫边省委在唐河创建历程,感悟豫西南地区唯一的县级苏维埃政权和南阳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第一个共产党小组、第一个中共地下党县委诞生的辉煌岁月,领略李先念率领新四军五师、王树声率领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王震率领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三军会师唐河”的浓墨重彩。赴平顶山郏县“八路军豫西抗日根据地革命纪念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在中原大地浴血奋战的抗战历史。赴湖北襄阳“红九军二十六师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党日活动。赴邓州“编外雷锋团展览馆”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南水北调引丹会战指挥部”,学习“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艰苦创业、不怕牺牲”的“渠首精神”。
注重思想引领,凝聚关工委创新发展奋进力量
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武装,“六会”合一推进学思用。学校关工委坚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放在首位,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作为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础工作,建立“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关工委网站开设“理论学习”专栏,开展“党员大学习、干部大培训、文化大创作”活动。组织专题报告会、学习座谈会、工作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校情通报会和每月工作例会,邀请省委教育工委宣讲团成员宣讲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党的二十大精神,同上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通过写诗文、展书画、歌咏赛、演唱会、做视频、上党课等系列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庆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举办“学习贯彻新思想,银龄奋进新征程”、“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中原银龄再出发”“助力十大战略·绽放银发力量”京津冀港珠澳考察,组织“奋进新时代新征程,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黄河长江流域美丽乡村调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深刻领悟“两个结合”中增进“四个认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发展。学校关工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九个坚持”作为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展工作会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和调研南阳的重要讲话精神贯通起来,同推动中原更加出彩南师实践结合起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坚定党性作为“防弹衣”,担当形势政策“宣讲员”、党心民意“联络员”、释疑解惑“辅导员”、立德树人“指导员”、精神文明“督导员”、宣传文化“研究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校园网和《中国教工》、《河南日报》、《南阳日报》、《南阳师院报》、中国关工委网、中国教科文委体网、大河网、河南省总工会网、河南老干部工作网、河南教育宣传网、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网等媒体发表稿件,讲解黄河故事、传播中原声音,扩大南阳影响,树立南师形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阳篇章。
拓展文化育人实践,坚定关工委创新发展文化自信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传统。学校关工委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赴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延安开展“弘扬延安精神,考察黄河灿烂文化”活动,考察杨家岭、枣园、延安革命纪念馆、南泥湾,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组织“感悟新思想伟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林州市红旗渠研学活动,研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的重要讲话精神,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深厚内涵。组织“五老”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主题参访“黄河博物馆”活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走进黄河文化公园,深层次理解“奉献、团结、务实、开拓、拼搏”的黄河精神时代内涵。离退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竞相分享心得体会,纷纷表示以伟大革命精神作为引领事业发展的精神指引,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奋进新时代新征程。2022年9月,荣获“全省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系列红色作品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多项作品获奖。
研学廉洁文化,建设清廉校园。学校关工委组织离退休党员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材料,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化为习惯,将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深化离退休职工清廉之风建设。创诵礼赞党、歌颂祖国、歌唱社会主义诗词曲艺。参观冯友兰纪念馆,感悟“诗书传家”“勤勉治学、清廉传家”家风。赴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级官署衙门、“天下第一衙”——内乡县衙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纪法常相伴,守护夕阳红”主题党日活动,品味“天理国法人情”廉政格言,品读“三省堂”官箴言廉政文化。参观杜甫故里、常香玉红色纪念馆、嵩阳书院,感受“诗圣”忧国忧民情怀、“人民艺术家”爱党爱国风采和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主持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统廉政专题研究项目——“清廉学校建设研究”,荣获“河南省第二届清廉学校建设论坛征文活动”一等奖,论文《擦亮清廉学校“豫文化”品牌》发表在河南日报客户端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助力学校获批南省教育厅第三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搭建文化载体,校社联动育人。学校关工委兴办“老年大学”,聘请离退休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任课教师,常年为离退休职工开设文学、国学、美学、书法、绘画、医疗保健、数智应用、声乐、舞蹈、 合唱训练 、太极拳、八段锦、模特走秀等课程。建立“教职工活动中心”,成立丰富多彩的离退休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室,日常免费为离退休职工开放。总结《诗词吟咏》办刊经验,扩展更名为全省高校内刊《南师枫华》。“五老”代表聂振弢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创办《作文指导报》,在国内外讲学2000余场,应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宗教多元文化论坛”,获评“大国良师”。刘景健教授退休20多年来一直担任“南阳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裁判长、“南阳市‘三理’教育专家指导团”副团长、“南阳市心理学会”名誉会长、“南阳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会长,为南阳市大中专学生、学生家长、中小学校长、班主任以及心理辅导教师作专题报告600多场,听众累计21万人次,被河南省教育厅聘为“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首批专家讲学团”成员,被南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南阳市青少年校外科技导师”。
凝练工作特色,擦亮关工委创新发展优势品牌
完善关怀服务体系,搭建凝心聚力桥梁。学校关工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广大‘五老’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的要求,完善“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的服务体系,开展“七一”走访老党员和“双节”慰问老同志成为凝心聚力的暖心工程,在送上节日祝福的同时激励老同志在学校发展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建立“银发人才库”,健全“五老”关爱团队,培养省级专家9人、校级人才60多名、“五老”骨干200余人。联合校团委、戏曲社、汉文化研究协会举办“老少共度重阳佳节”联欢会,营造尊老爱幼氛围,打造青年学子与老同志互动平台。
培育“五老”骨干团队,形成“三团一组”“两读双彩”实践特色。学校关工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五老’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指示精神,弘扬“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以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印发《南阳师范学院理想信念报告团管理规范》《南阳师范学院校园文明督察团工作实施办法》《南阳师范学院“夕阳红”志愿服务团工作规程》《南阳师范学院教学督导组工作实施办法》,完善“三全育人”联动机制、服务平台,教育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巩固拓展实践,“三团一组”系列出彩。成立于2002年10月的“理想信念报告团”是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最早形成的品牌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7名成员由思政经验丰富、学识深厚、教学优秀、热心公益的退休教授组成,累计作报告1000多场,听众20多万人次。2014年《河南日报》刊发《南阳师院理想信念报告团传递正能量》,荣获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成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学校关工委文明督察团成立于2001年,15名成员由退休的处级干部志愿者组成,24年来每日坚持在校园文明督察,为构建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奉献银发力量,做出积极贡献,荣获“2023年南阳市老干部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学校关工委探索新路径,2017年成立“夕阳红志愿服务团”,服务“南水北调”国家重大工程、大学生就业和社区医疗。联合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卧龙校友回母校”工作驿站开展“青春伴银龄・五维赋动能”资助育人活动,构建理想信念、专业素养、身心健康、审美情操、实践创新五个维度全链条赋能学生成长成才体系。成立退休医生“医疗志愿服务队”“教职工医疗保健室”,开展康宣讲咨询服务,为独居老人上门义诊2000余人次。“五老”刘景健教授受聘南阳市看守二所“特邀管教员”,为服刑人员做心理辅导。关工委顾问王利亚教授主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项目,指导青年师生“水资源安全志愿服务”。2022年,“护水渠首,志留青绿”——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护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银奖,入选第五届河南省“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点项目,获批“河南省学雷锋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学校关工委教学督导组成立于2001年,遴选教学技能强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督导教学,严把引进青年教师“考核关”。开展“传帮带”服务,助推“青蓝工程”,通过听课、评课、调研、反馈“四种督导”方式,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指导20多名教师获奖“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助力学校多次获得全国高校一流专业、一流课程。
巩固“两读双彩”实践特色,书香校园分外芬芳。学校关工委会同图书馆创建大学生“绿茵读书会”,出版《绿茵文苑》,致力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树造优良学风,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成长成才。30多年来,发展会员10000余人,培养一大批品学兼优、综合素质高、受社会欢迎的大学生。会员发文3000余篇,获奖600余项,在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受到表彰,获评“河南省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和“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被河南省文明委授予“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成为河南省全民阅读活动中一面旗帜。
深化“读懂中国”活动,继往开来续新篇。学校关工委落实教育部“读懂中国”活动要求,精心组织、广泛宣传、深入挖掘,遴选“五老”典型与学生访谈,收评推荐优秀征文及短视频。2021—2023年推荐到省教育厅关工委的作品全部获奖,其中征文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微视频获特等奖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2022—2023年连续获得“优秀组织奖”;获评2023年教育部“读懂中国”活动表扬单位。
创新无止境,实践无穷期。我们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如既往地在省委老干部局、省教育厅关工委和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持续改进、优化提升”工作方针,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巩固拓展关工委工作成果,将优势变强势、品牌成招牌,走好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特色发展之路,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南阳师范学院新贡献!
原文链接:http://www.shuren100.com/jyxc/202510/23/16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