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由南阳师范学院主办,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席晓丽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张梅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郑小九工作室、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蒋笃君工作室、河南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白月工作室协办的南水北调工程沿线高校“大国水脉 南水北调”特色思政课建设研讨会举行。
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教材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陈凯,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南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刘宪亮,南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宝锋、党委副书记刘红林出席会议。南水北调工程沿线高校教师代表、“牢记嘱托践行初心 感恩奋进挺膺担当”思政名师专题实践研修活动碧脉队成员、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报告团部分成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刘红林主持。
陈凯表示,此次研讨会坚持将思政课研讨与河南特色相结合,体现了“融汇贯通”的思政大课特点。“融”指融合多领域专家知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汇”指汇聚省内外力量,省内外教育界与社会专家教学研讨、集体联动,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互相汇聚;“贯”指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协同育人;“通”指注重多课堂贯通,加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紧密联动,将南水北调工程相关元素纳入思政课建设。希望各高校今后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形成社会与学校立德树人育人合力。
刘宪亮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阐述了南水北调作为国之重器,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民生和促进发展方面的重大意义。
贾林伟围绕南水北调移民精神,讲解了库区移民迁安的真实历程与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貌。
姚昆玉作为淅川县移民后代,围绕南水北调移民精神,讲述了库区移民为支持国家工程建设,舍家为国、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
南水北调工程沿线高校教师代表先后围绕南水北调精神价值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分别交流发言并集体研讨。
“牢记嘱托践行初心 感恩奋进挺膺担当”思政名师专题实践研修活动碧脉队队长、南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席晓丽介绍了南阳师范学院“大国水脉 南水北调”特色思政课的建设情况。
7月3日下午至5日,与会专家学者前往南阳市淅川县开展“牢记嘱托践行初心 感恩奋进挺膺担当”思政名师专题实践研修活动,专家学者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调研的足迹,分别前往淅川县渠首大坝、丹江口水库、太子山林场、盛湾镇鱼关村移民丰碑等地,开展系列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并实地调研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渠首朝阳小学和南水北调移民纪念馆等地。
此次活动作为“牢记嘱托践行初心 感恩奋进挺膺担当”思政名师专题实践研修活动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课程研讨、实地走访、专题调研、沉浸体验等形式,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将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教育教学,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省师生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河南思政名师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知行合一中深学细悟,在行走中亲身感悟,以中原沃土为课堂,共同谱写新时代育人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x19QWEIRPcFLOWaVAlG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