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南阳师范学院组织师生集中收看大会直播盛况,广大师生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引发热烈反响,第一时间开展学习。师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观看大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伟大抗战精神,也更加坚定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的决心。
校党委书记张宝锋:此次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豪迈宣示,深刻彰显了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缅怀历史、开创未来指明了方向,强力激发了全体师生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自信心、自豪感,是我们当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的鲜活教材。学校将继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注重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同时,学校将更加主动聚焦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大力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长罗永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意义深远、影响巨大,是国家意志与民族精神的重要宣示,体现了中华儿女共同的光荣与骄傲。面向新征程,学校将坚守初心使命、挺膺担当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深入汲取抗战精神的思想伟力,高质量推进办学治校,着力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坚定不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协调发展、集群式发展,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将激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转化为实干担当的强大合力,培养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的高素质人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持,奋力建设“师范根基深厚、应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不断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贡献磅礴力量。
党委委员、党委组织部部长王春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既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更是向全世界传递新时代中国捍卫和平的决心和信心,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历史和现实再次有力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取得了伟大的抗战胜利,汇聚而成的抗战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精神动力,为学校“两大目标”的实现、为把我校早日建成“师范根基深厚、应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作出积极贡献。
学生处处长、人民武装部部长付中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天安门广场的盛大阅兵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无数革命先烈的崇高致敬,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国防力量的展示,更像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一端连着烽火岁月,一端通向新时代的强国征程。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在深受震撼的同时,更觉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们要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育人动力,把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和理想信念引导,以伟大抗战精神和家国情怀砥砺学子品格,以斗争精神培育责任担当,以务实服务解决成长难题,鼓励青年学生立足专业、扎根实践,真正成为有担当、有本领的时代新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靳安广:这次阅兵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对广大师生都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热情赞扬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历史意义,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大思政课”育人实践,把伟大抗战精神和家国情怀融入思政教育。激励师生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信自强,奋力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强国之行,筑牢“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根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世榜: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将伟大抗战精神有机融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师生铭记历史、感恩当下,强化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把爱国情怀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激发青年学生以英雄先烈为榜样,将爱国情怀转化为专业学习和实践中的具体行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担重任,为实现学校两大发展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校团委副书记孙渔珽: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后,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力量的磅礴与青年担当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我们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每一个整齐划一的方阵,都是集体主义精神的生动诠释;每一张坚毅自信的面庞,都闪耀着新时代青年的信仰之光。这场阅兵于我们团干部而言,是一次震撼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更加坚定团结引领青年的使命——要像受阅官兵那样,将个人融入集体,将青春献给祖国。我们应当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锤炼过硬本领,成为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的骨干力量,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行动践行“青春无悔,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文学院辅导员程威:观看阅兵仪式结束后,内心的汹涌达到顶峰。这一刻,何其有幸出生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一刻,何其幸运成为14亿中的一员;这一刻,何其骄傲见证了伟大祖国从伟大胜利到伟大复兴。当我看到战略核导弹亮相阅兵仪式,听到打击范围覆盖全球那一刻,我知道任人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所有的阴谋诡计在国之重器的威慑下必将化于无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一点一滴拼出来的,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要把这种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荣耀。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吴俣: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既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不仅捍卫了民族尊严,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兵场上每一个方阵,都是对历史的致敬,对先烈的告慰。现实是最生动的教材。今日中国之强大,源于昨日牺牲之壮烈。从受阅装备的更新换代到军队体系的重塑转型,展现的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壮大,更是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种历史性成就,是开展“四个自信”教育最鲜活的例证。青年是最磅礴的力量。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引导学生从历史纵深中理解现实,从现实成就中把握未来。让青年一代懂得:和平需要捍卫,发展需要奋斗,民族复兴需要每一个人的担当。这是我们思政教育者的使命,也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告慰。
大学生记者团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张琳瑶: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号角在天安门广场吹响,我坐在屏幕前,目光紧紧追随着那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瞬间被激动填满。当我看到漫天和平鸽振翅高飞,五彩气球挣脱束缚飘向蓝天,那自由翱翔的姿态,恰是对“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最好的诠释。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盛世需要我们坚定传承,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这份自豪与感动将激励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精进专业本领,我们要把对历史的铭记、对先辈的敬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用知识武装自己,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让先辈们期盼的盛世永远延续。
校“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学院2023级刘思雨: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画面在眼前展开,我心潮澎湃。大会上,庄严的仪式、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无一不彰显着今日中国的强大与自信。然而,我们深知,这份底气与荣耀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历史不能忘却。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们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团员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编审 席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