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会议现场

2合影
本网讯(邓敏杰/文 胡新悦 阮子涵/图)7月15日,我校举办第六届流域生态安全国际论坛暨2025年“111基地”学术委员会会议。会议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宫辉力、桂建芳、罗伯特·科斯坦扎、李百炼、尼古拉·福赫尔等中外院士专家,我校副校长谢海泉、原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刘宪亮及校内师生代表近百人齐聚云端与现场,共话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安全。开幕式由我校科技处处长李亭主持。
谢海泉、刘宪亮分别致欢迎辞,肯定“111基地”在服务国家水安全战略中的关键作用。
主旨报告环节,罗伯特·科斯坦扎院士率先分享《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及自然界可持续福祉》。随后,来自中国台湾中山大学、德国基尔大学、波兰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机构的10位专家,聚焦水库消落带减碳增汇、水生物胁迫建模、南水北调生态风险、气候变暖对湖泊影响、微塑料与病毒追踪、AI流域模拟及中线面源污染治理等前沿议题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线上线下交流热烈。
会议期间,“111基地”学术委员会线上线下同步听取了基地主任李玉英教授的年度工作进展与规划汇报。宫辉力院士、许海教授、辛小康研究员及李百炼、尼古拉·福赫尔等委员就方向凝练、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提出宝贵建议。
此次会议以全球视野深入探讨南水北调中线水安全,凝聚“减污降碳、增汇提效”共识,标志着我校“111基地”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为“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贡献智慧与方案。(编审 张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