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聚焦党代会】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②|教务处:牢记使命立德树人 以本为本特色发展

内容来源: 日期: 2025-05-15 18:12 浏览次数: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明确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战略规划和重点任务,为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人才培养的枢纽部门,教务处将围绕党代会确定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和四大战略任务,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三色育人”培根铸魂

在服务南水北调国家重大战略过程中继续实践推广“以水为魂 三色嵌入”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讲好、建好《大国水脉:南水北调》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将“三色育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带有鲜明南阳师范学院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坚持创新驱动的学科育人,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全面转化为高质量教学资源,延续生物科学、化学、生物工程等特色骨干学科专业深造率超50%的出色成绩。试点微专业和微课程建设,鼓励相关学院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生态法治、绿色农业等服务南水北调的人才培养特色方向,建设生态环保特色专业选修课,培养具有深厚生态文明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坚守师范初心使命 聚焦教育主责主业

做强师范、争创一流,强化教师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提升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引入学术前沿、科学思维等探究性课程。加强师范生实践技能训练,从师德师风、专业素质、教师技能方面培优拔尖,以点带面。探索教育硕士本硕一体化培养,全面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继续支持高水平师范专业优先发展和重点建设,在专业、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改革项目、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主动推进U-G-S合作机制运行,选树一批校地共育师范生成长典型案例,实现师范生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开设人工智能等数字素养类课程,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将数字素养和科技素养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实现从传统师范教育向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

产教融合多元协同 改革创新做实应用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我校应用型专业建设要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新要求,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应用研究性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专业建设落脚点在“实”:人才培养目标要注重实用性,课程教学体系要关注真实性,教学模式改革要强调实践性。

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厘清产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科学论证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发展方向、目标路径等,以产业最新需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在新工科新形态教材、产教融合课程立项方面,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加快课程内容迭代,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工程案例集。

“高水平应用研究性和技术创新型人才”必须在扎实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养成。针对创新思维培养,引导学生“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早进项目”;针对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比赛中实践、在创业中实践、在社会服务中实践”。以高水平学科竞赛和本科生实验室开放项目为抓手,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此外,教务处将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依托,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灵活化的管理方式、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动态化的淘汰机制,探索“卓越+”分类培养模式,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

在我国建设教育强国和南阳师范学院建设“师范根基深厚、应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新征程上,教务处将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擘画的蓝图,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各类重点任务取得实效,持续推进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成就、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