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日报》2020年5月19日第A7版刊发文章《根植热土献真情——记南阳师院驻淅川县毛堂乡老沟村第一书记王春旭》,现予以转载如下:
本报记者 段 平
初夏时节,走进淅川县毛堂乡老沟村,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令人眼前一亮:道路宽敞整洁,庭院干净漂亮,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公共设施齐全……老沟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南阳师院驻淅川县毛堂乡老沟村第一书记王春旭的真情帮扶密不可分。
对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2017年11月,王春旭担起了南阳师院驻淅川县毛堂乡老沟村第一书记的重任,老沟村地处山区,基础条件落后,农民收入途径单一。
面对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王春旭从改善村容村貌做起,他努力争取资金,修建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公厕等,在村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为村里购置一台挖掘机。他还利用第一书记项目资金修建村内道路,实现了户户通。贫困户张学瑞大爷拉着王春旭的手激动地说:“小王啊,我活了一辈子,没想到老了老了,再也不用踩泥巴路了。”
为助力山村义务教育,王春旭帮助村小学修建学生宿舍和食堂,依托南阳师院的教育资源优势,把老沟村小学作为大学生教育实习基地,选派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到村小学义务支教,显著提高了村小学的教学水平。同时,还不定期组织南阳师院师生到村里开展扶贫慰问演出,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在日常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同时,王春旭还带领村干部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老沟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行长短结合、种养结合,大力发展茶叶、猕猴桃、葡萄、香菇和小龙虾等产业,实现了荒山变良田,达到了组组有产业、户户有项目,形成了山上种茶叶、山下种猕猴桃、山沟里养小龙虾的立体产业格局,老沟村也成了全县产业发展的明星村。
流转农户土地,农户获得地租租金;把一部分资金折股量化为贫困户的入股股金,农户又获得分红股金;产业用工全部都是本村村民,农户还可以获得用工酬金。王春旭还定期邀请南阳师院专家教授规划指导老沟村的种植、养殖产业项目,指导村民学习掌握新型实用技术。
2019年,老沟村20余户贫困户种植了丹参,10余户贫困户种植了香菇,1名村干部带头种植了20余亩新品种葡萄……在王春旭的带领下,老沟村的扶贫造血功能逐步增强,村里的绿水青山正成为村民的金山银山。
“既要抓好关乎群众长期受益的大事难事,更要抓好群众当前急需解决的具体事,这样做群众才会把第一书记看成有人情味、有责任心、最可依赖的人。”王春旭深有体会地说。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两年多来,老沟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和村容户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村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王春旭也被评为淅川县“最美第一书记”,并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省委选派办推荐为“优秀”等次。2019年初,作为全省驻村第一书记的六位代表之一,王春旭受邀参加了201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王春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农村、履职尽责,为老沟村的脱贫攻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②7
新闻链接:
http://epaper.01ny.cn/http_rb/html/2020-05/19/content_7251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