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周怡成)10月26日,智能防爆装备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届专家学术论坛在我校科技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校长罗永松、智能防爆装备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心骨干成员,各理工科学院师生代表参加。论坛由副校长姚伦广主持。
本次学术论坛特邀清华大学陈文华教授、清华大学刘宇宏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安琴友教授和郑州大学牛朝江教授进行学术报告。论坛内容涵盖太赫兹技术、超滑理论、锂电池、镁电池材料等前沿领域,陈文华教授作了题为《硅基太赫兹相控阵与辐射源》的学术报告。从硅基工艺在太赫兹频段的技术瓶颈入手,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分享了其团队在器件高频性能突破与系统集成方面的创新成果。
同期,刘宇宏教授以《超滑技术的现状与未来》为题作了分享。她从固体超滑、液体超滑与固液耦合超滑三大路径出发,阐述了超滑技术在节能降耗与装备性能提升方面的潜力,并指出当前技术面临的高承载与能量耗散等挑战。
此外,牛朝江教授带来题为《高能量高稳定高安全锂金属软包电池》的报告。系统介绍了其在锂金属负极界面稳定性方面的突破,特别是在Ah级软包电池中实现高能量密度与长循环寿命的重要成果。
安琴友教授则以《镁电池关键电极材料的探索》为题,分享了其在镁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系列创新。通过层间距调控、电子结构优化与界面工程等策略,显著提升了镁离子的扩散速率与电池性能,为电池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本次学术论坛不仅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与国内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更拓宽了大家在电子信息、机械工程、新能源材料等科学领域的学术视野。此次活动也充分体现了我校重视加强智能防爆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的态势,必将进一步推动我校在智能制造与装备技术领域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攻关能力不断提升。

图1 学术报告

图2 论坛现场